吗?几年不见长成大人了。
九年了。
从天启六年,他担任陕西的关内道副使算起,他只回过两次家乡。
第一次是崇祯元年上任河南参政,认为郭氏的无赖儿子配不上小妹,回家退婚。
随后是崇祯二年,小妹自尽回家奔丧,紧跟着便仓促上任陕西按察使,在那之后他再也没回过家乡保德州。
我还当是谁的家人被刘承宗押来了,原来是我家人啊!
陈奇瑜呆立当场,血嗡地一下涌上脑袋,怒发冲冠,一双眼睛也登时红了起来。
他是万万没想到,刘承宗会把他的家人弄过来。
因为陈奇瑜并不是段复兴那种,信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统官员。
他一直在和家族切割。
准确的说,他是一直在有意地遏制家族发展。
家里乡亲族人给他写信,希望到他身边做官,都被他一口回绝。
作为崇祯年间深耕陕西多年的外省籍资深官员,陈奇瑜眼看着武之望等***显贵排着队不得好死,深感不安。
同时因为妹妹陈敬自缢的事,他也对家人感到愧疚,不愿再看见谁因权势、富贵之类的身外之物死于非命。
因此在得势之后,便建议同辈兄弟,没功名的要去考个秀才,有了秀才功名的就安心读书,不要再追求举人进士的出身。
反正陈氏是保德州的书香门第,地方豪族,很有财力。
单是天启六年保德遭灾,刚出任陕西关内道副使的陈奇瑜,就从家里拿出白银三千两赈灾,并且代家乡交了当年的租赋。
即使没人出仕,也不会影响生活。
毕竟天下已经大乱,这个时候考取功名出去做
官,没好处。
不如留在家乡读书,反正我已经在陕西了,事情做得好,等到祸患平息,你们再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