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相悖的选择。
当天夜里,左懋第奋笔就书,命衙役连夜出城,送往郃阳、蒲城、渭南等地。
他心想固然韩城不能出兵,他也理应该把身困围城中陈奇瑜的指令传达给其他地方,兴许别人有出兵的条件。
不过就在左懋第还思索自己的信能起到多大作用的时候,周围几个县城已经起兵了。
第一个起兵的就是西南方向的郃阳县。
郃阳知县叫范志懋,是河南虞城举人出身,范仲淹的后人。
那边的情况跟韩城不太一样,没有靠近黄河的空赔税银,不过额外支出比韩城更多。
因为郃阳县有一个营的驻军,叫韩郃营,一营军队给养都仰赖郃阳县供给,非常劳民伤财,知县范志懋一直想把韩郃营解散了。
一个营的军队固然可以驱散贼寇,但这几年陕西的情况显然不是军队能解决的问题。
外来的流寇是打跑了,可一个营的衣食吃用,别说如今有旱灾,就算没旱灾,单靠郃阳县也供不上。
这事儿也不得不提左懋第,这个营叫韩郃营,理应韩城与郃阳一块供给,但左懋第治理韩城三年,倒欠朝廷一万五千两,经济上根本无法提供军饷。
而客观上,所有到韩城的贼兵都被左懋第这个知县带兵打跑了,而且是跑到山里就格斗剿灭,跑到河上就开船逐敌,追着撵着打的那种。
人家根本不劳韩郃营大驾。
以至于找韩城要粮要钱都没法开口。
韩郃营的兵将也很委屈,我们在这驻扎,军纪挺好,但吃吃不饱,穿穿不暖,来贼了我们先上,连游击将军都死一个了,你们地方上还这么大怨气,动不动就要解散我们。
谁稀罕啊!
本来知县范志懋就正跟韩郃营主将李国政因军费扯皮呢,一收到左懋第转达陈奇瑜的指示,俩人当即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