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折磨死了。
刚登基的时候,他非常自信,励精图治了一阵子,也勤于思考,真的想找到国家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要说他没有皇帝的权柄,倒也不是,朝廷重臣,说杀就杀;边防重将,说换就换;一道诏书给到下面,事情都能立即执行。
但人杀了,新来的还是办不好;人换了,军队该没钱粮还是没钱粮;旨意执行了,却总是达不成想要的效果,甚至背道而驰。
天下向深渊狠狠坠去,任凭他使多大的力气,也托不住分毫,反而明明想要向上托起,偏偏下坠的更狠了。
登基不过几年,崇祯现在也不老,年龄上依然是天底下数一数二年轻的统治者。
但数年间经历了一次次怀抱憧憬,又一次次遭受重创,早就不相信臣僚在奏报中说什么‘良机’、‘取胜’之类的鬼话。
他的眼中渐渐没了希望的光亮,很难再对什么事提起兴致,看见的人,也只剩下一种。
言辞激进的,是妄想以威逼手段取得利禄的骗子;讲话委婉的,是阿谀谄媚博取幸进的骗子。
说良机当前,是利用他好大喜功性格缺陷的骗子;说打不过敌军的,则是胆怯畏战苟且偷生的骗子。
都是骗子。
没办法,分不清。
他只知道杨嘉谟是良将、段复兴是忠烈,祖宽鲁莽了点,邓玘不说束伍也是良将。
这种感觉很遗憾,只有一个人阵亡了,才知道他是否忠诚,但还有什么办法呢?
他自己薄凉少德,确实不够英明,无法在忠臣良将亡于阵上之前,就将他们识别出来,给予充分支持。
因为他的眼光一次又一次成功证明了自己的失败。
相信自己的眼光,结果是错误的;逆反自己的直觉,结果是愚蠢的。
可越是如此,他越是无法对那些依然活着的人报有巨大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