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图上料敌于先,保住了韦州不受叛军侵害,按说也算一场胜利。
但谁都没想到就在卜应第跟元帅军对峙的同时,驻扎于韦州附近隰宁堡的宁夏游兵营发生哗变,千余边兵以索饷为由脱巾作乱,劫持游击将军赵光远,放火烧营后扬长而去。
收到消息的卜应第率军匆忙拦截,这才在半个城追上其后部,有了崇祯八年开战以来,宁夏边军对元帅府单次战斗最大斩获二百余人的战绩。
经过审问俘虏,卜应第才终于得知,在明军方面,两天里发生了两场战斗,而在元帅军看来,两天里发生的一场战斗,陈兵半个城做出袭击的韦州的架式,只是他们的将领为煽动游兵营哗变、劫持游击将军赵光远的佯攻。
因为给曹耀带兵的将领,名叫赵光瑞,是前明靖虏卫指挥使,也是大明阵亡于遵化太子太师赵率教的亲侄子。
而被劫持的游击将军赵光远,则是赵率教的亲儿子。
直到这次战斗结束,实际上如果不是俘虏说漏了嘴,洪承畴到现在都不知道靖虏卫已经被曹耀整个策反的事儿。
靖虏卫是赵率教的老家,那个卫所的兵挺能打的,而且指挥使赵光瑞此前也锐意进取,早在去年蝗灾发生,就专门给兵部写过信,提醒防备西贼叛军东侵,同时也给陕西都指挥使司递文书,在靖虏卫城修缮城堡、整理军械。
毕竟忠良之后,稍微立点功就上去了,跟元帅府打上两场仗,参将、副总兵那是指日可待,前途一片光明,谁也想不到赵光瑞会不战而降啊。
而且还降了之后直接给元帅府带兵当先锋大将。
但随着战后审问俘虏降兵,事情的全貌逐渐在洪承畴面前展开,这位明廷三边,不,两边总督不光想哭,甚至还想吐。
就是一种生理层面的恶心。
这个曹耀若是兵强马壮、用兵如神,把靖虏卫打服了也就算了,事实上完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