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长进。
虽然不是个个都是班上第一名,但相比于以前,也是长进很多的。
这一点,从学校的考试成绩就能看得出。
没有人觉得是自家孩子自律,才学习进步的。
这一前一后的对比,可是很大的。
所以,村里很多人家都把孩子送来了。
一个孩子一个月交三块钱,叶传秀最近可是月入接近一百块了。
这在这个时候,可是很惊人的收入的。
苏兆华心里有一种郁闷,发泄不出来。
他也没有发泄的理由。
怎么?
儿子就一定不能比你厉害?
老婆就一定要收入比你低?
没地方说理啊。
所以苏兆华憋着一股劲气,这就是要搞好预制板厂,到时候好出一口闷气。
谁说他不如儿子的?
嗯,可能还真不如。
因为苏何的鞋厂还有饭店,每天的收入,苏兆华虽然不知道,但肯定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苏嘉华和苏海华两个人,经常在苏兆华耳朵边上说一些话,想要去鞋厂或者是饭店当管理。
如果收入不高,去那边做什么?
比不过儿子,至少要比老婆赚得多吧?
他最近在家里,腰杆都挺不起来了。
没办法啊,没收入啊。
他到现在,一个月才九块钱。
叶传秀学校就有十二块收入。
嗯,今年好像加了两块,十四块。
苏兆华只想说,他很郁闷。
他怎么就没加工资呢?
更不要说,叶传秀去年带的班,在镇上的平均成绩是第三。
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成绩,全镇那么多的村子,大的村子都有小学。
加上镇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