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 第一百五十八章 日常

第一百五十八章 日常(3 / 4)

不落俗套?

除了男主角,也就是沈林本身,更重要的就是配角、反派刻画了!

找了一群小朋友饰演被虐待、被摘掉器官、被杀的剧情请。

这样,观众会觉得那些反派灭绝人性都该下地狱永不超生。

以暴制暴,深层次更折射出人们对社会邪恶力量的复仇渴望是多么的强烈——因为本该伸张正义的机器是那么的迟钝萎弱。

这也是传统动作电影能吸引人的最重要原因。

沈林对动作的要求是快速、不要一个镜头播放十分钟,没意义!

特工诶,又不是格斗家…

香港导演,有一个非常不错的习惯,就是对镜头掌控度非常高,一场戏最多拍三个镜头。

真厉害,难怪靠着飞纸条,也能把香港电影做得那么好!

不过,郑寳瑞跟沈林说了所谓的飞纸条其实是误传。

郑寳瑞解释:“以前有补拍制度。电影业的大哥不喜欢看字,也不喜欢写,剧本靠讲,助理小编剧汇编成文本。

到了现场却往往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拍完了剪完了根本不成戏,于是另拨预算补拍。补拍时已经看过样片,于是查漏补缺。”

叶维新补充:“我看过一部试片,一塌糊涂,到了正片上映,根本两部电影,大概百分九十的素材是补拍拍出来的。这种惯例保证了许多出错的制作最后补救成看得过去的电影…”

沈林愣了一下,然后问:“后来呢?”

“后来没钱了,没法补拍,不过《无间道》带来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无间道》非常重视前期创作,避免需要后期补救,整部电影几乎完全依照剧本原原本本落实,而非依靠现场创作。”

梁佳辉插了一句:“我到内地之后,才知道内地导演基本上都是先有剧本,然后再创作的!”

“也不是,很多大导演细化按现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