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的。”
王庆锵摆了摆手,然后拿出一张名片递给陈婧:“这是我在日苯的公司,一直负责东亚电影海外出口,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合作!”
陈婧愣了一下,突然觉得刘菲颇有先见之明,来之前就跟她说了‘如果他要合作,答应他!’
所以,陈婧笑了笑:“那当然好了,我们参加电影节的目的就是推广这部《盲井》…有王老师亲自推广,求之不得!”
王庆锵解释:“主要公司也要养人,如果只是我个人,肯定不会占这个便宜…不过,你们放心,我们推广只收分成…”
“您这说的,王老师这些年一直负责电影节选片,您对华语电影的贡献,又岂是一点钱能代替的?”
没等王庆锵说话,陈婧接着道:“…对了,我们投资人刘菲在隔壁准备了一点粤菜,王老师,我们边吃边聊!”
……
饭局结束,刘菲叫了一辆车,亲自送王庆锵上车,回头又送走了李扬,然后才跟陈婧道:“这是个理想主义者!”
“世界电影公民嘛…”
这话原本是褒义词,形容那帮电影节的核心人群…
比方说戛纳的皮埃尔-里斯安,威尼斯的杜阿梅,他们把全世界的电影,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电影带去欧洲电影殿堂!
但从陈婧口中说出来,就有点讽刺的意思了…
你看啊,这帮人辛辛苦苦几十年,提携新人,发掘遗珠,怎么也不应该讽刺吧?
但是呢,他们发掘的电影是根据他们的审美判断的!
他们喜欢什么类型,讨厌什么类型,有志于扬名欧洲的那帮导演们就拍什么类型!
戴锦华在《电影理论与批评》写过一句话:‘欧洲国际电影节荣誉、资格摆在那,确乎存在某些第三世界艺术家‘为国际电影节拍片’的事实,即,将欧洲国际电影节评委的视点、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