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眼,妩媚的模样很难看出具体年龄。
台下有不少人叫好,纷纷朝着台上扔金戒指和手表。
林雨华观察了一圈,来这里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年轻人,超过五十岁的估计没有。
像这样摩登的歌舞厅,和后世的酒吧迪厅非常类似,一旦开业,盈利不菲。
通过歌舞厅,林雨华敏锐地嗅到另一个商机。
八零年代的消费主力军,可不是这些年轻人,而是那些即将退居二线,或者是已经退居二线的老人们。
这些老人爱的是喝茶、听曲、捧角,看开心了一掷千金也有可能。
林雨华碰了碰正看得入神的陈染胳膊,压低声音说:“我准备把凤凰珠宝玉器公司盘下的四座大楼,其中一座改成喝茶听曲的地方,名字就叫雅集茶社。”
“把那些唱评戏唱昆曲的人全找来,养几个戏班子和小有名气的歌舞艺人,咱们也热热闹闹的大办一场。”
陈染被沈松山耳濡目染,也是懂得做生意的,她蹙眉说:“出入这种场所的,明显是年轻人比较多,您这样做投资太大,可是回报……”
林雨华问:“你觉得现在的市场,谁是消费的主力军?”
“无论是什么年代,应该都是二十五岁到四十五岁之间,成家立业的男人。”
林雨华摇了摇头,“你错了。”
“二十五岁到四十五岁的这批人,的确是最能够赚钱的,也是家庭的最大支柱,可是他们真的敢花钱么?”
“上有老下有小,现在还需要买房子、买缝纫机手表等都得三转一想,生了孩子需要养,现在又都流行上学。”
“他们的钱都是血汗钱,是不敢花的。”
“真正敢花钱的,是完成了资本积累,正享受生活的上一辈人,和上学的孩子,以及有充裕时间与消费激情的女人。”
陈染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