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海前世看过一片报道,说从1979年开始,国内棉花的生产,连续获得大丰收。再加上石化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原来昂贵的的确良服装,已经开始低成本、大批量的生产,并从198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许多厂子都发生了大量服装产品积压的情况。
因此,中央从1981年起,就一直对服装行业松绑,并逐步试行对某些产品,取消强制使用布票的限制。
这也正是布票在83年就被彻底废除的原因,同时也是自84年、85年起,国内文化衫和的确良为原料的服装产品,得以广泛流行的根本因素。
孙大海给曹勇出主意,请特区政府配合印刷厂出面,以电影《少林寺》海报以及衍生产品制作与销售权利所有者的身份,向国内几大针织品厂提出合作要求,生产电影海报图案的定制服装。
同时,通过电影厂老板廖一原老先生的介绍,与国务院侨办取得联系。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出发点,提请侨办帮助,与纺织工业部协商,在敦促各大针织品厂和印刷厂合作的同时,申请取消购买定制服装的布票限制。
在向侨办和纺织工业部申请的同时,印刷厂提供了所谓定制服装的样品,就是现正在电影大厅里展示的那几种服装样式,并在申请中,第一次将其命名为“文化衫”。
要知道在此之前,这样的无领针织圆领衫,无论薄厚,还是长袖短袖,都是叫“老头衫”的。
申请资料中,还有一份外贸销售计划,既跟随电影《少林寺》在海外的发行,将电影海报、挂历,以及文化衫,同步向海外销售或授权生产。
主意是孙大海出的,具体形成一个完整方案,则是经过多人的努力。
黄菲菲和吴大伟,主要负责考量经营上的成本利润率,以及海外推广的可行性。
孙卫国夫妇,以及黄老,则是站在国家机关、部委的角度,考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