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肌肉大导演 > 第466章 神五上天

第466章 神五上天(4 / 5)

已经失传,只有零星的记载。

而到了30年代,第一代导演杨小仲就拍摄过《六十年后上海滩》和《化身人猿》,他也是华语科幻片的先驱者。

建国之后,电影行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流行的是各类现实主义题材,而这种主打科学幻想或是奇幻脑洞的类型电影则一度停滞。

但并不代表这一时期,国内科幻电影就完全没有发展。

1952年出品的《小太阳》,1958年的《十三陵水库畅想》,1980年的《珊瑚岛上的死光》等很多优秀的电影。

特别是《珊瑚岛的死光》,让国产科幻片在80年代经历了短暂的辉煌。

但这之后,科幻片这个类型就是沉寂多年,不过做为电影分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并不缺少受众。

所以当《月球》在戛纳获奖,并且拿下科幻界颇具盛名的土星奖后,很多人对其的期待值无限的拔高。

很多人下意识的人希望看到一部类似于《星球大战》那种类型的娱乐科幻大片,但《月球》呈现出来的更多是人文关怀。

听着背景配乐带着神秘感的跳动,观众看到与节奏相匹配的月球采矿工厂。

银白的建筑群与月球的灰土地融为一体,荒凉而美丽,主角吴刚一個人在此工作。

整体的压抑感扑面而来,董熹对于孤独的营造感十分的出色,从空间上和时间上,不断的累积同时也积累着观众的不满。

当下的观众很难带入如此的深刻的场面,他们是肤浅的,也导致电影的评价,喜欢的喜欢的要死,不喜欢的表示失望。

如果这部电影是新人拍摄,那么受到的舆论压力会小很多,但很可惜这是大导演董熹的作品。

贵为国内t1级别的导演,他必须承担起相应的压力。

《月球》在国内的票房走势一般,在国外也是很难破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