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需要怀疑的。
而同样一首歌,汪苏泷版本的《年轮》,和最早张碧晨版本的《年轮》,也有些细节处理很不一样。
而叶未央这位音乐制作人的介入,就可以尽量的让李宗港和璀璨少年在录制单曲的时候,向他前世印象中的风格贴合,毕竟有过成功经验,照着来肯定是比随便发挥更可靠一些。
第一次尝试,先从李宗港开始。
叶未央简单的向李宗港嘱咐了几句《山丘》这首歌的特点。
其实没有太多好说的,他之前就已经给李宗港录过完整的试唱音频,他只要照着学就行。
这都小半年过去了,估计李宗港应该也拿捏了。
他拿着一份准备好的词谱,便走进了做了降噪隔音处理的专业级录音室中。
隔着一道玻璃,叶未央与他四目相对,李宗港点了点头,便戴上了监听耳机,也就是俗称的耳返,不过比起在大舞台上表演时用的耳返,录音室里这种大型的监听耳机更加专业。
不仅仅只是有伴奏和自己的声音。
而且监听耳机有良好隔音效果,返送的也是最接近真实的,没有修饰的声音。
不过注意的是,在外头的音乐制作人,利用监听耳机可以听到是这种未经处理的干音。
但是在里头录歌的歌手,一般听到的返送来的却是加过粗略处理的歌声。
因为人在通常环境下发出的声音都会有一定的混响,但是因为录音室内都会尽量装修特别的墙壁和地板来消除混响的产生,提高声音的纯度。
这样歌手演唱出来的声音,是最纯净的干音,非常适合进行那些后期工作,比如人为添加混响,修音,丰富音色等等各种处理。
但是吧,这种完全没有混响的声音,歌手本身自己听到时,也会不太能接受,因为真的挺不好听的,会不利于歌手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