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对比了这两人的字迹发现不同之后又开始寻找下一个,她先排除了考棚中奋笔疾书的一类人,如果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把握,是不会作出自毁前途的事,而那些在考棚里抓耳挠腮额,左顾右盼不知道如何是好的秀才,就成了她的首选对象。
但是奇怪的事,等她一一将考棚之中所有人的字迹跟纸团的笔迹都进行了对比,居然没有发现一个人能够对得上。
从这个人塞纸条准备诬陷陈信来看,他应该是这个考棚中的秀才,而且根据李兮若猜测,这人城府极深,虽然这么久都没有露面,可是他一直在掌握他们的行踪,他应该是知道自己在调查他,又知道陈信与她有关系,所以才想出这一招来陷害陈信,目的就是要报复她,
李兮若沉思了半响,用铜钱卜了一卦,卦象能够显示凶手的大致方位,但是却没有具体的位置,卦象指向东南方向,李兮若回头望去,便见着那里有十来个秀才,可是这些秀才的字迹她早就已经比对过,她到底是遗漏了什么?
李兮若走到东南方向处,看着一个秀才答题答的极为认真,但是他的双眼却是血红,像是一晚上都没有休息过,
李兮若走到他身边,看着他回答的策题。科举之事她不是太懂,可是看到题目她也知道他的答案似乎有些文不对题,更像是那一份假的策题所能够应试的答案。
她瞟了一眼他的名字:文郢。
她要是没记错,她交给知府的那些人里面似乎并没有这个名字,那这就有意思了。
李兮若展开纸条放在了他的考卷前,在他的答题之中寻找到相同的字来进行比对,不过另她大失所望,字迹不一样。
李兮若皱了皱眉,怀疑秀才并没有把买题人的名字全都给写上去。
文郢在写完一篇文章之后,手已经开始发酸,不自觉地把笔换到了左手,刚写下一个部首,就慌忙的张望四处,将笔给换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