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隋兴衰四十年4·自杀王朝 > 第十二章 禁军谋叛

第十二章 禁军谋叛(5 / 12)

的局面。隋炀帝怎么处理呢?要知道,迁都本来就是隋炀帝的意见,他自然不可能喜欢反对派。不过,不喜欢归不喜欢,李才毕竟是三品大员,手握兵权,现在隋炀帝虎落平阳,难免要忌惮一些,不好轻易发作,所以,李才提意见的时候,隋炀帝不说话。但等到小人物李桐客一开口,隋炀帝可就没必要客气了,他立刻变了脸色。

朝廷里永远不缺见风使舵的人。一见皇帝不悦,马上就有御史顺着隋炀帝的意思弹劾李桐客了,说他谤毁朝政。李桐客也随即被拖下朝堂,丢进了监狱。

有了李桐客的先例,文武百官也就彻底明白了,这哪儿是让我们来讨论,这就是让我们来鼓掌通过的。于是,百官公卿纷纷表态,说:“江东之民望幸已久,陛下过江,抚而临之,此大禹之事也。”江南百姓渴望陛下临幸已经很久了,陛下过江抚慰百姓,这简直就是追踪大禹南巡的事迹啊!

既然百官都认可了,隋炀帝立刻下令,修建丹阳宫,准备迁都!

按照隋炀帝的想法,在江南再修一座都城,就等于给自己再加一个安全阀,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决策一出来,一场大祸马上就要降临了。

二、骁果思归

这场大祸来自禁军。随着迁都的决议一下发,跟着隋炀帝从大兴城南来的那些禁军不干了。此前提到,为了打高句丽,隋炀帝在原有的府兵之外又招募了一批士兵,号称“骁果”。这些人骁勇善战,很快就成了隋朝的军事主力。隋炀帝下江都,也把这批骁果带过来了,作为禁卫军,保卫自己的安全。问题是,骁果大多是关中人,来到江都没多久,就开始思念家乡了,很多人干脆开了小差,往回跑。

怎么遏制这一风潮呢?“五贵”之一的裴矩给隋炀帝出了一个主意。他说:“人情非有匹偶,难以久处,请听军士于此纳室。”这些年轻小伙子要是没成个家,就很难在南边待下去,不如让他们在这里结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