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求情才刀下留人。
不过,虽然没有杀死这两个为非作歹的家伙,隋炀帝还是惩罚了他们,把他们从宇文述的儿子贬为家奴,将近十年都没有让他们出来当官。
后来,宇文述临死之前,奏上一表,请求隋炀帝可怜自己这两个不肖子,给他们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隋炀帝念及老臣的情分,这才重新启用这哥儿俩,让哥哥宇文化及当了右屯卫将军,掌管禁军;弟弟宇文智及则当了将作少监。
不过,别看宇文智及为人很差,脑子却非常灵活。他听说了司马德戡等人的叛逃计划之后,马上摇头说:“主上虽无道,威令尚行,卿等亡去,正如窦贤取死耳。”皇帝虽然不怎么样,但毕竟还是皇帝。是皇帝就有皇帝的权威。你们现在要逃跑,肯定只能动员一部分人跟你们跑,而其他人还是会听皇帝的命令,去追杀你们。你们如果被追回来,也会像另一个逃跑的大臣窦贤一样,难免一死。所以,这个办法不妥当。
那怎样才妥当?宇文智及出主意说:“今天实丧隋,英雄并起,同心叛者已数万人,因行大事,此帝王之业也。”如今老天都要灭掉隋朝,所以天下英雄并起,这正是逐鹿中原的好时候啊。你们既然已经发动了几万人,那还逃跑干什么?还不如直接造反,把皇帝干掉,咱们自己当皇帝,这才是帝王大业!
司马德戡等人一听,真如醍醐灌顶,反正都是冒险,何不干脆扯起大旗造反,还逃跑干什么!到底是宰相的儿子,眼界就是不一样。大家赶紧表示,听宇文智及的。
这样一来,整个事情的性质可就变了。原来只是要逃跑,这还是消极自保,现在要造反,那就是要夺取政权了。性质变了,领袖也就得变一变了。逃跑的时候固然也需要领袖,但跑完了之后大家各奔东西,所以这个领袖的意义不太大。造反就不一样了,造反的领袖,没准儿就是未来的皇帝,这可就值得好好考虑一下了。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