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当皇帝期间,共有三次下江都的经历,前两次都是风风光光,挣足了面子,摆尽了排场。但到三下江都时,却弄了个灰头土脸,狼狈不堪。为什么同样的行为,会有如此不同的效果?他为什么非要到江都去?这一次江都之行将是什么结果?
一、国家失控
隋炀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我觉得,他的皇帝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大业元年(605)到大业六年(610),这个时期,他是个明君。修东都、开运河、拓疆土,虽然也不乏劳民伤财的成分,但总的来说还都是利在千秋的好事,他做得有眼光、有气魄,也让隋朝达到了极盛,所以叫明君。
第二个阶段是从大业七年(611)到大业十一年(615),这个时期,他是个暴君。为了征讨高句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不顾客观历史条件,任性妄为,把老百姓和国家都拖进了灾难中,所以叫暴君。
第三个阶段是从大业十二年(616)开始到他的人生终结。这个时期,他是昏君。因为在前两个时期,虽然他既有功,又有过,但他都知道自己的帝王责任,也竭尽所能地履行帝王责任,只存在履行得好和不好的问题,而到了第三个时期,他已经不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也不想履行什么责任了,只想浑浑噩噩混日子,所以叫昏君。
而第三个阶段之所以从大业十二年(616)开始算起,是因为这一年隋炀帝第三次下江都。这一去,他就再也没有回来。
隋炀帝为什么要再下江都?因为当时国家已经失控了。举一件事就能明白。
古代皇帝在元旦都要举行大朝会,地方政府和周边附属民族都得派官员或者使者朝觐皇帝。隋炀帝是个好排场、爱热闹的人,因此在他统治时期,大朝会搞得更是花团锦簇。可是,到大业十二年(616)元旦,大朝会一下子就冷清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