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的满腔怒火,所以造反既是自救,也是救人,当然士气旺盛。而官军这边其实也对隋炀帝颇为不满,和叛军观点倒基本一致,当然也就无心打仗了。
就这样,杨玄感依靠着民心民意,旗开得胜,不但很快就冲到了洛阳城下,而且军队的人数不断增加,装备也大大改善了。
这还不算,还有更好的事情等着杨玄感。大军压城,隋朝的一大批官僚子弟居然都投降了。怎么回事呢?说起来,这还算是东都留守樊子盖送给他的。樊子盖出生在南方,他爸爸那一辈逃到北齐,北齐灭亡之后又进入北周,给北周效力。后来,北周被隋朝灭亡,他又成了隋朝的官员;在平陈战争中立过功,又在凉州当过刺史,居官之处都以清廉著称;个人能力很强,很得隋炀帝的赏识。
大业六年(610),他到江都朝见隋炀帝,隋炀帝对他说:“富贵不还故乡,真衣绣夜行耳。”你现在已经当上凉州刺史了,算是个大官。这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为何不回家乡炫耀一番?为此,隋炀帝还专门赐给他六千石米面,让他到老家庐江(今安徽庐江)祭祖。这可是莫大的荣耀。
总而言之,樊子盖在隋炀帝面前颇为讨喜,所以隋炀帝才让他辅佐杨侗,留守东都。他对隋炀帝感恩戴德,也一心一意想要为朝廷出力。
问题是,他想出力,可东都官员并不买账。他出身不高,又不是一直在朝廷当官,不过是刚刚从凉州这么一个偏远地方调过来的空降兵,哪里来的威信!特别是败军之将裴弘策,本来品级和他差不多,更不甘心受他指挥。裴弘策刚打了败仗,本来心里就怯,这时候樊子盖又让他出战,他就拒不从命。怎么办呢?樊子盖为了严肃军纪,居然丝毫不讲情面,把他推出去斩了。这样一来,樊子盖的威风倒是有了,令行禁止,可他也把城外住着的那些隋朝官僚子弟吓坏了。
这些子弟的父祖都跟着隋炀帝出征去了,临走之前,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