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这个研究成果,太重要了!虽说只是针对晚期结肠癌,但对整个结肠癌领域的研究治疗,都有很多帮助。”
整个行业内的高端话语中,对赵培儒这次的项目、论文的评价,都非常高。
……
赵培儒给廖庆仪院士,打了个电话。
他这条任务链的最终目的,是”提名工程院院士“。
也不知道难不难,流程如何。
廖庆仪院士,是他认识的人当中,相关领域地位权势最高的,他想走的路,这位廖院士都曾经走过。所以赵培儒打算先问问他。
廖庆仪院士一接到赵培儒的电话, 先是笑着夸了一通:“赵院长, 你的论文我看了,非常棒!由内而外的原则思路,非常大胆,也非常有效!”
他开玩笑道:“另外,我的人,你什么时候才还回来啊?”
赵培儒笑道:“我今天就给他们放假解散了,应该明天就能回去了。”
他心里,对廖院士也很感激。这次“借人”,廖院士不仅把石卫萍、陈彤运这两个跟随过他的骨干借了过来,还额外又借了六名骨干,对他的帮助最大。
“廖院士,我想和你打听个事。”
“你说。”
赵培儒问道:”工程院院士……我怎么才能被提名?”
廖庆仪对赵培儒问出这个问题,毫不意外。
到了赵培儒这个程度,也就“两院院士”,才能入得了其眼了,这是很正常的个人发展流程。
“工程院院士的增选规则是,两年增选一次,需要有三位以上的院士推荐,或者有学术团体推荐,就能提名。”
“当然,这只是提名,成为候选者。”
“关键还得是被选上才行,需要经过三轮评审会议,并且最终还要工程院的全体院士投票表决通过,才可以。”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