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陈永铭院士脑海中的吻合器的样子,越来越清晰。
终于,他完全确定了吻合器的所有参数,去找了国内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去和其研发设计部对接,去搞研究和实验了。
这款吻合器若是面世,将会带有赵培儒和陈永铭两个名字。
也就是说,有陈永铭这个“得力干将”在,赵培儒再次当了甩手掌柜,出成品时,却能直接享受到收获。
这也算是赵培儒第一次,将“院士”级别的大佬,间接的当做“得力干将”了吧?
赵培儒感觉,距离将来,他手下直属团队,每个成员全部都是院士的日子,也指日可待了。
与此同时。
赵培儒手里,也拿到了一本《全国肝胆罕见病例汇总》。
本来他是要自己买的,不过他刚刚透露了一点这意思,省医学会就直接给他送了一本过来。
翻看着这本书,赵培儒也是大开眼界。
极端罕见病例,太少太少了。
有的病例,甚至在全世界都是孤例,只有这么一个病例。
“这些病例,都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这可不是有技术、有思路,就能解决的问题。
还得有运气,才能碰上这种病例。
赵培儒想了想,把两个“得力小弟”,小孟和小牧两个年轻人叫了过来。
“你俩帮我留意一下,肝胆领域的罕见病例。”
“你们通过医学会论坛,会诊交流区。看看哪个省份有这种协同会诊的请求。”
“或者关注一下网络上,看看有没有自媒体在报道罕见病例。”
“越罕见越好,你们参考一下这本书。”
不论哪种方式,只要能找到病人就行。
两个年轻人,抱着那本《全国肝胆罕见病例汇总》走了。
一边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