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渗透流出侵蚀,是真真切切的发生了!
这两个实打实的数据,足以坐实刚才赵培儒的所有推断了。
众人都有些惊奇、佩服的看向赵培儒。
这么细微的术后随访数据,如果不是专门统计起来对比,谁会专门去研究?
这个赵培儒,心好细啊!
是个专门做医疗科研类型的人才!
一名重份量的专家皱眉道:“这么说来,连彭舒院士的术式,都不适合了?”
众人眉头也都是一皱。
要是彭舒院士这种吻合术式都被排除,那还能用什么?
矮个子里面拔将军,相比起来,其他吻合术式效果更差,最终,也还得选择这种术式。
邹斌院士则看向赵培儒。
以他对赵培儒的了解,既然能提出这些问题,那多半,赵培儒心里,已经有了解决办法。
许芹院士在听到这段分析后,也一直在紧蹙着眉头。可当她不经意间看到邹斌院士的神色时,心里一动。顺着邹斌院士的目光,许芹再次看到了赵培儒的身影。
邹斌院士就如此相信赵培儒?
这位赵培儒身上到底有什么特质,能把邹斌院士给折服的如此彻底?
这时,赵培儒道:
“我们可以在捆绑式胰肠吻合基础上,再次进行几种改良。”
“将其容易发出胰液渗漏、流出、腐蚀、肠液激活现象,给遏制住。”
这话一说,全场皆惊!
要改良彭舒院士的术式?
众人面面相觑。
一名院士及其背后庞大、专业的团队呕心沥血,不断钻研,多次迭代,最终推出来的治疗术式,是非常成熟的,甚至可以说,已经穷尽了所有可改进的方式。
那么庞大的、顶尖的团队都无法再次改进术式,你想出了什么改进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