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到第三个年头,司理理便发现不对外扩张是不行了。
东夷城附近的百姓,无论是北齐的,还是南庆的,都看到了东夷城的迅猛发展,为了能够过上好日子,他们大批量地向东夷城地区。
东夷城没有城墙,倒是方便了这些齐庆两国的移民。
可这样一来,东夷城的人口密度就太大了,造成的各种问题就不说了,就连粮食供应都快跟不上人口增长了。
司理理当然不能坐视这种情况继续蔓延下去,所以她不得不考虑对外扩张。
不过此时东夷城的军事力量还远无法和齐庆两国相提并论,所以扩张的方式绝不是对外战争。
为此,司理理定下了两方策略,一是和平入侵,二是人力输出。
所谓和平入侵,其实就是悄悄渗透。
由于东夷城存在于齐庆两国的夹缝之中,东夷城附近自然少不了两国交界之处。
齐庆两国不可能在漫长的国界线上全部驻有士兵,所以司理理的策略是对齐庆两国掌控较弱的城镇进行渗透。
上层收买当地官员,下层派出专业人才带去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如此双管齐下,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官员们不仅得到了更多的赋税,还收到了来自东夷城的一份钱款,东夷城则收获了极好的名声和隐性的地盘和人口,可谓是三嬴。
唯一的输家便是齐庆两国的朝廷了。
另一策人力输出则是不走上层收买路线,只走下层传播的道路,派出已经接受了良好教育的人才去各地传播一些先进的思想,并着手在当地建立地下组织。
这些人大多被派到了南庆,因为李云睿和范闲也在着手搞改革,南庆百姓接受起新思想来也更快。
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司理理自己都没想到,她这为了解决东夷城人口问题的举措居然迅速为她的革命事业添了一大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