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了再聚,紧紧团结在达奚长儒的周围,就是不屈服。开始战士们手里还有兵器,后来,剑都折了,刀也卷刃了,就用拳头来打,打得手上的骨头都露出来了。
这些战士为什么如此顽强?因为达奚长儒本人也是身先士卒。他五处受伤,其中,贯通伤就有两处,但是依然裹伤迎敌,这成了对部下最好的激励。达奚长儒这支小分队坚持了整整三天,顶住了突厥人十四次进攻!到了第三天,两千人的队伍只剩下了二三百人,不过他们也离弘化城越来越近了。
按说,这个时候,虞庆则应该率军出来接应。但是非常遗憾,他没有。别看虞庆则平时可以左右开弓,号称名将,可当他看到这一小队血肉模糊的队伍后面跟着那么多突厥人,还是害怕了,紧闭城门,不敢救援!
那么,这二三百人的队伍到底怎么样了?是不是被突厥人消灭了?也没有。仗打到这么惨烈,已经远远超过突厥人的预期了,面对着眼前这支不要命的队伍,再看看身后一路的尸体,再看看前面高大的弘化城城墙,骄傲的突厥人忽然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勇气,自己主动撤退了。
最后清点战场,达奚长儒以两千人的兵力,杀伤敌军过半,这真是世界战争史的奇迹。隋文帝也是深受震撼,下诏通令嘉奖。诏书说:“突厥猖狂,辄犯边塞,犬羊之众,弥亘山原。而长儒受任北鄙,式遏寇贼,所部之内,少将百倍,以昼通宵,四面抗敌,凡十有四战,所向必摧。凶徒就戮,过半不反,锋刃之余,亡魂窜迹。自非英威奋发,奉国情深,抚御有方,士卒用命,岂能以少破众,若斯之伟?言念勋庸,宜隆名器,可上柱国,余勋回授一子。其战亡将士,皆赠官三转,子孙袭之。”意思是说,突厥人猖狂,侵犯我边塞,敌人多如羊犬,遍布山野。长儒受命去北边阻敌。他率领不足敌人百分之一的士卒,不分日夜,四面抗敌,历经十四次激战,所向披靡。来犯的突厥人,大半有来无回,沦为刀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