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有一座野生动物园 > 第644章 完善乡土展区

第644章 完善乡土展区(3 / 4)

来到后面的储存粮食的仓库,看到一扎扎的草杆捆起来,整齐摆放,似乎是准备喂给牛羊。

有狐狸在粮仓之间探头探脑,嬉闹追逐,时而跳上高墙,一溜烟消失不见。

接着是后山小树林出没的野猪,在泥塘里翻滚,身上粘的全是泥巴,小溪池塘旁边玩耍的水獭。

这样把展区整体结合起来,从乡下的小院拓展到周围的山林溪水。

另一个重点是水獭展区。

为了让展区外观看上去自然一些,要走地下通道才能看到水下的景色。

我国有三种水獭分布,分别是小爪水獭、欧亚水獭和江獭!

国内水獭曾经的分布非常广泛,可以说有水的地方就有它们的身影。

但是在上世纪50年代左右,经历大量商业捕杀,每年出口上万张水獭毛皮,水獭遭遇灭顶之灾,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

后来国内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成立,把水獭都作为二级保护动物也没能拯救它们的命运,种群依然在持续衰退。

江獭已经数十年没有音讯,可能已经灭绝了。

欧亚水獭除了青藏高原的种群好一些,在很多省份已经彻底消失,部分东部和南部省份还有少数分布,但是种群数量普遍下降了80%-90%,可以说濒临灭绝,而小爪水獭只在云南等保护区有记录。

之前在野外布设到的红外相机,捕捉到的是欧亚水獭的身影。

不过水獭展区引进的是小爪水獭。

因为欧亚水獭大部分都是独来独往,而且是深度的夜行动物,只有晚上才出来活动,白天就藏起来了,不是很好的展示动物。

国内动物园基本养的都是小爪水獭,它们是社会化的动物,集群活动,观赏性也好。养欧亚水獭的非常少见。

替代动物不是不可以,比如动物园养的蓝孔雀,顺便介绍绿孔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