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让他们在血与火中锻炼,而不是不管成绩放开乱打。而且,阵中的年轻人随时可以如2007年一样,甩出去换巨星。
将来,当凯尔特人能捞来某个巨星时,他们拥有的不是一大堆散兵游勇,而是一批可以立刻担当强队四当家、五当家、第六人的角色球员。
安置好角色球员,专等巨星来;而不是先签来巨星,再围绕他找合适的替补。
思路是正确的,也很理想。简直就是预备好了一堆不错的土坯房,等着拆迁计划,然后三个土坯房换个豪宅外加一笔款子,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如果这是打nba2k,就非常完美。所以2015年训练营,作为一支季后赛球队,凯尔特人的教练组公开表示轮换班底不固定,全靠各人状态,尽管来抢。
这么做会大幅度增强队内的竞争。
只是,也有副作用。
最大的副作用就是让球员时时刻刻都进入一种焦虑的不安感。
因为,没有人能知道自己的未来在何处。他们中的某一些人正在以自己的身躯打造血肉城墙,另一些人则在成长为合格的筹码,预备将来交换一些人来踩在长城上完成球队的重建事业。
这么说有点残忍,但凯尔特人这一批人可能命中注定会是球队的角色球员,而无法成为主角。
但他们还在积极上进地争取胜利,这种惊人的凝聚力来自于球队文化和教练组的敦促。
从他们身上,韦夏看见了某些正在复兴的特质。
他依然不喜欢当代的凯尔特人,但可以说,这个时代的凯尔特人,没有走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00年代前期的老路。
托马斯叫个挡拆,就敢原地干拔。
他相信他的队友会给他提供最优质的掩护。
信任的加持下,他的投篮坚决果断,篮球高高飞起,空心落袋。
海沃德空切跑位,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