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影响,犹如星球气象流体力学的公式。那么就得找到一个熟悉的类似时空,以自己为坐标建立计算验证体系。”
环球的气象分析,全球收集的数据是不可能算得完美、准确的。运算到七天后,运算出的大气环流,和事实天气核验就出现了显著的失真,十五天之后的预测就不可用。
但是气象专家们绝不会认为天气变化是神秘学,而是客观地承认:这是“观测精度”和“运算力”的局限。
奥法位面的情况太过复杂,而且干扰要素太多了。
卫铿觉得需要在一个具备类似效应的时空中,建立“观测”以及“运算模型”的技术体系。
简而言之,卫铿认为要拥有“在某些时空区演算天数”的能力。
~
当然,即使是时空流场稍微简单的神州位面,这个理论验证的工程量也浩大!
为了尽可能多地统计数据,卫铿会主动在这次任务中,跟时震位面几乎所有时间线要素都交融,让任务变得复杂。
首先,不同历史线的特殊路线交际:
1.生物机械战车融合科技;
2.人类与电子芯片融合科技;
3.意识与量子计算机并联科技;
4.……
……
这些技术纠缠起来,可能让“时震时空区”(命令与征服)的可观测区域内,产生一条条全新的、不可预测的历史区域。
至于推动这些繁杂历史需要何等伟力?卫铿在空扭位面有过百万时间线分裂的尝试,现在也有能力复现。而对人来说有过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只可能空前,不可能绝后。
【就如同二战末期核武的能量,绝不是一战前期火力投射所能比的。从第一次、第二次位面大战走出来的卫铿,在扭动历史能力上,远超时空管理局过去的标准。】
这也就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