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汉道天下 > 第576章 忠义两全(鹤舞白沙打赏加更)

第576章 忠义两全(鹤舞白沙打赏加更)(2 / 4)

转向刘协,拱手道:“若刘备能在徐州推行新政,广布陛下德行,纵使徐州大族执迷不悟,百姓又岂能无所动摇?百姓云集,又何愁无兵无粮?”

“妙啊。”刘和恍然大悟,忍不住拍案叫好,随即又自知失态,连忙拱手赔罪。

刘协也很满意。

赵云有勇有谋,也能体会他的心意,顺水推舟,忠义两全,可谓一举两得。

“虽有善政,亦当有施政之人。”刘协说道:“刘备身边有谁擅长政务?”

诸葛亮现在还在隆中,赵云、关羽又都脱离了刘备,刘备身边的人才屈指可数,总不能指望张飞去推行新政吧?其他还有什么人,刘协还真不太清楚。

赵云摇摇头,神情无奈。

刘备身边的人才就那么几个,猛将有张飞,策士有简雍,通晓政务的却一个也没有。也不知道他到徐州之后有没有招揽到合适的人才。

刘和稍作思索,拱手道:“臣举荐一人,东海郯县人,王朗王景兴。”

“王朗?”刘协想了想,觉得不太靠谱。那可是大儒,能赞同新政?

刘和仿佛知道刘协在担心什么,笑道:“王朗虽是儒者,但师从故太尉杨赐,有爱民之心。之前任会稽太守时,便颇为称职。”

刘协心中一动。

杨赐是杨彪的父亲。弘农杨氏虽是顶流世家,家风却与汝南袁氏不同,对底层百姓还是有所体恤的。杨彪、杨修能迅速调整思路,拥护新政,和杨氏家风有一定的关系。

王朗既是杨赐的弟子,思想必然受到杨赐的影响。加上杨彪的关系,接受新政还是有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王朗是徐州名士,他登高一呼,比刘备喊破了嗓子都有用。

“先生意下如何?”刘协再一次征询贾诩的意见。

“臣以为可行。”贾诩说道:“当年臣在洛阳为郎时,便与王朗相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