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时候,底下笑声此起彼伏。
“后来写了小说发表了,如愿进到文化馆,第一天上班我特意迟了两个小时,但是去的时候才发现,我竟然是第一个到的。当时我就觉得,这单位来对了。”
“哈哈哈!”
这下笑声更响了,就连台上的吴书青跟汪曾祺也笑了出来。
笑的同时,吴书青也在感慨,余桦这真是有写作的天赋啊,虽然他说得轻描淡写,但是吴书青知道,一个从来没有写过小说的人,自己琢磨琢磨就能往《燕京文学》发表小说,还公费来燕京改稿,这可不容易。
等到余桦说完,底下已经笑成一团。
紧接着就是毕飞雨,他的讲演倒是不太搞笑,不过也十分特别,因为他的文学道路其实是一个历史老师开启的。
“说是开启或许不太准确,应该说,那位历史老师在我的文学处女地上施了一次肥,明明是一个历史老师,不布置历史题,而是布置了一道文学题……”
毕飞雨讲完,等到莫言开始讲的时候,学生们刚刚被封住的笑穴又被点开了。
莫言之所以走上文学道路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他小时候就听人说,作家很赚钱,城里的某个作家天天都吃饺子。
“要知道,我们那时候可是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饺子吃,但是人作家却能天天吃饺子。当时我就觉得,当作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工作。”
“到后来,我真正开始写作的时候,是因为我想买一双新皮鞋……”
其实这种事情本身没什么好笑的,不过大家都没有想到一个作家走上文学道路竟然会这么有“功利性”,这种剧烈的反差,加上莫言他们幽默的叙述手法,让事情变得非常有趣。
等到前面所有人都讲完了,终于轮到于东。
大家都盯着于东,想看看于东走上文学道路,是否也像余桦他们一样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