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耗尽生命,也会因为其他作品走向一样的结果。
终归是可惜了。
“你把杂志留下来吧,我看看。”
“你看吧,看完给我。”冯明说了一句,摇着脑袋走出了于东的宿舍。
于东看完《早晨从中午开始》后,给路遥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地表达了自己的关心。
他原本想要去看看路遥,不过又觉得自己跟他不认识,贸然过去实在不太合适,而且见了面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倒不如不见。
……
十月二十一日,于东的新书《最后的城》正式发售。
第一波的市场反馈良好,一个礼拜就卖出去近一万本。
但是后续关于这本书的评价却出现了两极分化。
于东的忠实书迷们,表示这本书非常好,为国内科幻注入了一股新的潮流,生物朋克这个国内科幻极少提到的概念却被于东营造出一种新体系即将诞生的感觉。
但是不喜欢的人却认为这本书过度涉及政治和意识形态,完全脱离了科幻小说的本质,而且小说中的生物朋克一点都不先进,反而像是一个破落末世,故意退化社会结构。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小说里面对西方国家丑化太多,把中国写得太厉害,属于夜郎自大的自嗨情节。而且这部分人还大多不是普通人,都是知识分子。
他们认为于东蜷缩在国内写科幻,不能放眼世界,眼界太小,认不清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也不了解国外的民主优势,这样肆意地臆想会给受众错误的引导。
这些人还说得振振有辞:一个国家想要发展,一个民族想要发展,首先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不能抱着嫉妒心意图用虚构的劣质文学来消除自己的自卑。
这话说得还真没错。
但是却用错了地方。
于东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突然关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