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你走文艺这条路线还是我支持的,只不过没想到你能走到这一步啊。”
“你那个叫赵蝉儿的朋友给你打电话了吧?把论文的事情跟你说了?”
“我打电话是想说啊,你那个朋友了不得啊!她考不考虑换专业啊,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学生,三天前来找我的时候还什么都不知道呢,三天后再来找我对答如流了!”
听到这话方澈笑了:“老师,她的方向估计不会变了。”
“还有啊老师,那不是朋友,那是女朋友。”
对面的宋卫国愣了一下,随即发来嘿嘿的笑声:“我就说嘛!好好好!抓紧时间写论文就是了,5月10号之前交稿啊,咱们五月末答辩。”
“好嘞好嘞。”
……
挂掉电话,简短的吃过饭后,方澈又投入到工作中去。
等回到酒店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
拖着一身疲惫和臭汗。
简单地冲了个澡后,方澈先把《鬼吹灯》的一万字码出来。
这时候已经到了12点。
上传章节。
然后打开小赵给发来的压缩包。
每个压缩包里都有一个word文档上面写着“研究设计”
一个文件夹写着“数据”
一个文件夹写着“参考文献”。
方澈打开旅游流网络结构的那个压缩包里的文件夹。
89篇参考文献被按照重要程度分成了5档。
打开其中一篇,里面重要的可以被引用的字句都已经标黄了。
每一篇都是如此。
方澈看了很久,然后缓缓地站起身来,看着窗外的一片漆黑。
是不是前面的好几个夜晚,赵蝉儿也是这样,在一片夜色中打开一篇一篇的文献,然后把重要的字句都标注出来呢?
方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