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们生活在南京 > 第十九章 摸索与总结中的三大定律

第十九章 摸索与总结中的三大定律(3 / 6)

的花坛里让某个人来取,这两种行为有什么区别?

第一种行为毫无目的,第二种行为有明确目的。

我回答。

赵博文点点头:

根本区别在哪儿?

我窒住了。

赵博文又喝了一口咖啡,揭晓答案:

很简单,区别在于是否携带了信息,天瑞老师……你听说过香农么?

·

·

·

笔者从未想到会在咖啡馆里和物理学教授讨论香农的信息论,那个白发苍苍的长脸老头毫无疑问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是信息时代的理论奠基人,是一个人搞定了整个理论体系的奇葩,当代发达的互联网和信息产业——无论什么2g、3g、456g都得跪下来叫他一声祖师爷。

在赵博文看来,目的性的根本特征是携带信息,你把石头随手往外一丢,这种行为不携带任何信息,但你要是把石子埋在花坛里,等待某个人来取,那就携带了大量信息。

香农信息论的基础之一,就是揭露了信息的根本特征是消除不确定性,消除的不确定性越多,那么信息量就越大。

明天要下雨。

这句话里包含了信息。

明天要下中雨。

这句话里包含了更多的信息。

接下来,赵博文话锋一转,又跟笔者讲起了麦克斯韦妖。

天瑞老师,你听说过麦克斯韦妖么?

听过。

我点点头。

麦克斯韦妖,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史神兽,和薛定谔的猫齐名。

麦克斯韦妖,那个控制阀门的小妖怪,它能探测单个粒子的内能,粒子的运动速度,对吧?飞得快的粒子就放它过去,飞得慢的粒子,它就拦下来。赵博文说,那我们假定,再来一个妖怪,一个大妖怪,就叫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