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舒听了他的话,放下手中的笔,“小心使得万年船,若碰上个计仇的,还真不好说。”说完见秦道川一直盯着自己,轻笑了声,“比如像我这样的。”
秦道川见她居然如此直白的承认,“所以秦家祖训中才有: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说完居然忍不住轻舒了口气。
“那就继续考他们的祖训。”若舒说道。
“不但个个背得滚瓜烂熟,还能快速地写出来,除了不会拿笔的。无论你问哪句,他们都能解释得流畅无比。”秦道川有些无奈地说道。
“我替你出个主意。”若舒轻笑着说道,见秦道川一脸企盼,不再卖关子,“要他们说出与‘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相关的四字成语,谁说得多,便可不抄祖训,谁说得少,就要多抄。”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接着说道:“待他们绞尽脑汁再也说不出来,你再寻个自己最中意的,谁说的便要谁解释,解释不清就回去读熟,明日再来过关。”
“如此一来,他们自会老老实实将这些成语和释义记得清清楚楚,读得多了,自然就懂礼了。”秦道川接道。
“懂不懂礼我可不敢保证,但在书堆里刻意去寻与这相关的文字,又将它们背熟,日后也能引经据典多些书卷气。”若舒说道。
秦道川说到做到,寻了一间空院子,要秦南他们将自己书房内的藏书皆搬去了那,又找了一位落第的秀才,要他四处去寻府中没有书籍。哪知秀才一开始看书便停不下来,连连惊呼:“这样的孤本,府中居然如此之多。”
秦道川说道:“我外祖曾是关溪书院的山长。”
秀才拱手道:“晚生失礼了,国公爷,因囊中羞涩,我便只要盘缠即可,只求日后能让我时不时来此拜读。”
秦道川自然应允,“书卷本当由爱书惜书之人来读,先生此举,乃这些书卷之幸也。”
“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