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晚唐浮生 > 第十八章 背叛阶级的个人

第十八章 背叛阶级的个人(2 / 6)

经历,几乎就是河北几代士人的缩影。

“崔公归葬之时,几无族人到场。文宗朝一场兵乱,崔氏全族三百余口被杀。乱兵虽平,族人却已亡散。”

“又不知历几世,因幽州军乱,崔公后人徙家景州。这一代崔氏有四子,长子摄景州南皮县丞,次子补幕府驱使官,三子为州经学博士,四子充节度衙前散虞候,文武齐备,号书剑双美。河北战乱已久,民亡泰半,时逢契丹入侵,崔公长子、四子战死,次子不知所终,三子举家被掳,于平地松林为奴,裘服、髡发、戴耳环,开口便是胡语,小儿已不知祖宗之事矣。又十年,契丹贵人叛乱,平地松林遭戮,伏尸数万具,崔公至此绝嗣矣。”

邵树德说完,双眼看着司空颋,彷佛在问:还要反我么?

司空颋知道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听着听着,汗如雨下。因为邵树德讲得太逼真了,从安史之乱前世家大族的辉煌气象,到藩镇割据时由文转武,所谓“书剑双绝”的生活状态,以及桀骜武夫扇动兵乱,导致大族损失惨重的情形,几乎可以说是河北士族的真实写照。

世家没有消失,只不过在战乱中不断迁徙、分散,不再像国初那会“贫愚郊墅,皆自远会食”,地方州县中,哪个大族敢占有太多土地,兵乱时绝对是最好的劫掠对象。

士族由此衰矣,逐渐分散成了一个个势单力孤的小地主,朝不保夕。

只是,最后契丹入侵是什么意思?

司空颋抬起头来,问道:“殿下,崔公后人亡于契丹,当真?”

邵树德也不掩饰了,道:“方今天下,若我都不能统一,河北上下就等死吧。”

司空颋听着有些不舒服,道:“契丹才几多实力,如何能南下?便是南下了,一战破之,寻常事也。”

“如今的河北,当然可以破契丹。可若河北只剩下不到百万户,精兵强将损失殆尽之时,尔等怕不是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