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晚唐浮生 > 第三十一章 待价而沽

第三十一章 待价而沽(4 / 5)

逃走的消息已经传过来了。从小江口顺流而下,船不用休息,马需要休息,这是无论如何也追不上了。

不过追不上赵匡凝,但可以趁机先占一部分城池,扩大己方的地盘。

九千匹马、万余大军,不多占地盘如何养得活?

所以,刚刚得胜的大军根本来不及休整。

除留三千人看押俘虏,守御营寨外,其余能动弹的悉数派出,向襄阳方向进发。

而他自己,则留于小江口,这里的事情更重要,更棘手。

此战,就目前统计的俘虏人数,已经超过了一万二千,数量还在增加,最终可能会达到一万六七千人的样子。

斩首,估计在五千级左右,杀得还是挺狠的。

赵匡凝带来的两万多大军,除留守码头接应后方粮草的两千人之外,渡过浮桥来战的敌军就没回去几个,最多千人。

谷城县还有两千余敌军,看守那个中转仓库。

出征时整整两千六七千人,最后只回去了五千,真是一场惨痛的失败。

而这两万多人里,衙军约一万二千,全军覆没,这大概是最让赵匡凝吐血的事情。

唐、随、襄三个军事重地,机动兵力被一扫而空,留守人马也就只能守守城,很难有什么作为了。

襄阳七州,建制尚完整的,大概就只有留守邓州的部队了。他们没有出征,幸免于难。

“一战俘斩两万人,老夫打了一辈子仗,还从未有过如此大胜。”折宗本稍稍感慨了两句,随后信步走进了一个房间。

里面站满了亲兵,随州刺史赵匡璘已经被松绑,沉默地坐在胡床上。

“赵使君。”折宗本笑眯眯地坐在他面前,道:“多余的话也不说了。听闻令郎素以孝闻名,不如书信一封,送往随县,说其来降。灵武郡王宽厚仁德,听闻之后,定然大喜,父子二人有功无罪,岂不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