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植过的农作物。
因为是临时下达的命令,材料里记录的很多东西都模糊不清。
而且这也并非是电脑打印出来的文件,纯粹都是手写的记录。
有的文件似乎是从某些档案中调出来的,而有的文件明显是刚刚紧急写成的。
虽然比较匆忙比较草率,可是林平已经对这个镇子有了大概的了解。
整个镇子的百姓全都依赖农作物,镇上没有任何的工厂,别说是工厂连小作坊形式的乡镇企业都没有。
没有这些单位提供就业,镇上的百姓也就只能在土地里刨食吃。
如果遇上好年月风调雨顺,自然能够过一个好年。
可是一旦遇上不好的年月,甚至是自然灾害年的话,很多人家都要饿肚子。
现在的粮食产量还不足以让大家有充足的余粮,再加上此时此刻农民要缴纳各种各样的农业税,每年的粮食也就能维持一年半而已。
听上去每年能够打到一年半的粮食,那两年岂不是就可以打出三年的粮食?
按照这个数学逻辑,根本不存在饿肚子的现象。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能这样计算。
粮食的储藏根本无法经受超过一年的时间。
即便是每年都吃旧粮,把今年收获上来的粮食存放到下一年。
可是除非遇到灾年,很少有人家采取这种方式。
辛辛苦苦一整年,有谁不希望吃点儿新鲜的粮食。
而且现在因为没有能力去制造更加妥当的粮仓,家家户户就只能把粮食堆积在某一间房里。
潮湿阴暗外加老鼠虫子,即便是当年新下来的粮食,吃到第二年秋收已然是十分不易。
百姓们自然知道需要一个更加妥善的方式去储藏自己辛辛苦苦获得的粮食,可是他们没有钱去做出这样的改善。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