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原因,自不必说了,这是好事,也是只好的出路。不过你封我的一堆官,我却是头疼的很。”
姜药笑道:“你可是我大明第一个封爵的人啊,也是如今最高的爵位。”
商萱问:“那你师兄欧阳锋呢?”
姜药摇头:“他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回来再说吧。”
姜药说完,就取出一册玉简,“虽然商师姐率阳山军民易帜归明,共创大业,可小弟不光要给师姐一个交代,也要给阳山弟兄们一个交代。”
“这是我明国官职告身,九品以上三品以下文武官员的告身,商师姐可以自己填写名单,谁适合做哪个官,你就让谁做。”
“当然,咱大明是寒门出仕,这官职不是武家贵族那样传给子孙。除了世袭罔替的爵位之外,都是优胜劣汰,择优录用。”
商萱捋捋秀发,毫不矫情的接过来笑道:“我随便填人名?你就这么信我?”
姜药亲自给她倒了一杯酒,“没错,我就是信你。”
“哈哈。”商萱抓起杯子,“好吧主公,臣谢过主公信重。”
众人都是莞尔。这个商萱虽然是个女子,但其人之洒脱潇洒,真的比男子还要爽利,很容易令人心生好感。
姜药说道:“师姐天资聪颖,又已经突破到武神,这些年阳山学习变法,师姐对变法也不陌生了,而且还掌管阳山多年,精于政事。”
“我要设置中书省,统辖六部诸寺,想授师姐为中书省平章政事,替我管理百官。”
姜药虽然建国为名,可他的官制,并没有照搬明朝。因为他觉得明朝官制太过精细,不适合真界。
相反,隋唐之前制度更加合适。
所以,姜药废除了“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将军”等官职,也没有采纳内阁大学士等官职,而是打算设立三省六部。
最先设置的,就是中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