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老师们都是无言以对。
很快上课铃声想起,杨玉英进了教室,讲台上一看,学生们的课桌里面全塞着裁剪好的标语,各种宣传画,神情也都有些激动。
这一堂课,杨玉英干脆就给大家讲了讲九一八以后,塘沽协定的前因后果。
杨玉英娓娓道来,仿如亲见,把当时各方反应都说给学生们听。
“……现在想起塘沽协定,尤痛心疾首。从此之后,我们华国的华北,简直成了日本人的后花园,整个华北,再无一日安宁日子。”
所有学生们都被愤怒烧得几乎没了理智,再斯文的学生也忍不住痛骂。
可随着杨玉英的述说,当时的情况如一幅画卷,徐徐在眼前展开。
日本进逼华北,策动华北内乱,政府一面抵抗,一面和谈,和谈几次三番进行不下去,南天门,喜峰口,罗文峪,拼死血战……到最终……协议签订。
学生们听着听着,到渐渐安静了。
这里面的斑斑血泪,谁能看不见?
杨玉英也有些哽咽:“战争失利,打仗打不赢,能怎么办?想不受辱,唯有赢!”
“为什么就打不过?为什么就打不过呢?”
一个学生嚎啕大哭,一个传染一个,学生们痛哭流涕。
什么时候能赢?
杨玉英轻声道:“会赢。日本人必输无疑,中国人早晚会赢。”
真的能吗?
学生们心中茫然。
接下来一日又一日,学校里连上课时都变得有些沉重。
就在杨玉英尽心尽力去上课时,学校里忽然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流言。
有人说,杨玉英和日本人结交甚密。
杨帆一听,就如临大敌。
“都是什么人瞎传的?这话可不能随便乱说,不是闹着玩的。”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