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古史之后,就是民族学通论,这节课并非是他们的专业课程,大家都不太明白,这到底是什么课程,在其他高校,大概是没有这门课程的。因为此地乃是大西北,多民族聚集,故而设立了这么一门学科。
负责这门课的是一位戴着眼镜盘着头发的中年女老师,老师非常的严肃,一丝不苟,课堂氛围相当肃穆。
原本,大家都没有将这门学科放在眼里,民族学能有什么难度呢?不就是讲一讲我国境内各个民族吗?艾力更是狂妄的说,这节课就是他的主场!
结果,当他们真正开始上课的时候,现实给了他们一个重重的耳光。
“在19世纪中叶...为了适应当时的需要,民族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产生...马克思最赞扬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创立...”,这跟大家所想的有些不同,这门课,并非是告诉他们中国有多少民族,介绍民族习惯什么的。
这是一门以民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他把民族这个一族体作为整体来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以及消亡的过程,研究各民族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而民族学对研究对象的基本知识要求是非常高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思想意识,社会生活,婚姻家庭,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多不胜数,加上大家所要学的包括从古至今的多个发展阶段的民族学,学科难度直线上升。
好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折磨,如今的学生们也适应了这样的难度,他们很懂得如何来简化这些知识,将他记下来,他们按着民族学的发展过程,民族学研究的对象,范围,方法来分类,老师的语速很快,他们也能跟得上,不至于被抛弃,当然,也有艾力这样,全程发呆的。
陈艾对这门课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民族学课程的展开,似乎给了他一个看待历史的全新角度,进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