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她为难之时,黄羿开门进来。
“陈女士,谈那么久啊,我已经做好企划案了,你要不要看看?”黄羿道。
“谁让你进来的?没见我们在探讨事情吗?”李昆不高兴道,“陈女士,他是你们公司的员工吗?怎么那么不懂事?不敲门就进来?”
“李先生误会了,我是陈女士的合作伙伴,我准备投资耳东物流。”黄羿道。
“你搞什么?跟我出来一下。”陈淑芳道。
“陈女士,在这说就可以了,也好打消李先生的如意算盘,因为我刚才就在外面,也听到李先生的话,我觉得,这不是合伙人该有的态度,这种人不合作也罢,我已经打算投资耳东物流了。”黄羿道。
哼!李昆冷哼一声,“黄先生,你要投资?准备投资多少?你可知道耳东物流的现状?”李昆皱眉道。
“我当然知道耳东物流的现状,就像一个到处漏雨的大屋子,地基也松动了,房梁也被蛀虫吃得千仓百孔,外面和里面都破旧不堪,很可能被人在墙角踢一脚就轰然倒塌。”黄羿道。
“你形容得倒也别致,很到位,那你还敢投资?”
“房屋虽然破旧,但那块地还在,框架还在,这间屋子有很多人住,也有很多人来来往往,只要把这屋子推倒重建,并且让来往的客人在这屋子内住得好吃得好,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黄羿道。
“呵呵,推倒重建?你知道要多少钱吗?”
“十几亿而已,解决推到房子因此产生的连锁反应,上百亿吧,但只要框架还在运转,并且有几个大房子暂时住着,倒也容易挺过难关。”黄羿道。
“哦?看来黄先生是大富豪啊,十几亿而已?口气真大,还有,你有上百亿吗?你有几个大房子吗?”李昆道,“我这倒是有十几亿,也有大房子,陈女士正在考虑要不要过来住。”
“她不会考虑的,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