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心里想得也不过是分给她时,能有个一二十两。
哪怕她不缺钱,自己也不曾赚过,但也知道赚钱的艰难。
她家里过得好,是因为有能干的爹娘,还有他们也特别宠她,叫她什么都不必愁。
要是像村里的其他人,那普遍都是日子不好过的,有时候恨不得是一文钱掰成两半来花。
哪怕像女主,他们家也有愁钱的时候,就像年前那样。
他们摆摊子,赚的钱说是不少。可是那么多人,辛辛苦苦一大早起来一文一文赚的。
这前提,还是因为有女主这只招财猫在。
若是没有的话,他们的东西再好,估摸都得打个对折。
眼下她只不过是动动嘴皮子,陈小东花了四个来月的时间,就能赚这么多。
说来,难怪那么多有先见之明的人,耗费心思的想送孩子去念书。
这不是就是知识就是金钱吗?
只不过古代的人,多数读书识字都是为了科考,想走仕途之路,真正用来赚钱生活的,是少之又少。
也许他们都会看不上这个职业,觉得不体面,宁愿开私塾或者书院里当夫子,一个月赚个几两银子,也不愿坐在家里,用笔写出他们看不起的东西来。
哪怕他们可能也会买来看,但要他们写,怕是有难度。
要不也不会有酸秀才,穷秀才一说!
眼下的读书人更注重气节,嘴里说的视金钱为粪土,哪怕不能如愿科考上去,也宁愿教书,想要桃李满天下……
其实要她来说,也许是志向不同,又或者是不懂变通,总之她认为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能不偷不抢不犯法,运用文字为自己赚钱,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好了。
像是陈小东这种,拿起笔杆写出东西来换钱,一来证明了自己有用,二来缓解了家里的压力,三来也能改变他自身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