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人,京城占了足足四成。
再有一个月,想必京城绘制之事便能告一段落。朕的下一步计划,便是先变京城税制。
京城百姓多是民户商户,农户极少,想来朝堂之上反对之声也不会太大。”
皇上果然是要变法税制,杨士奇早有预料,不由得暗叹一声,面露苦笑道:
“陛下,我大明对商贾向来收税不高,仅是五十取其一,陛下可是要对商户加税?”
“不错。”李天微微颔首,说出了自己的考量:
“商户在九籍之中,是身家最为丰厚的一等,朝廷看不上商贾那些投机取利之人,对其鄙夷有加,朕却不那么认为。
京中百姓能吃上苏州的糕点,用上川蜀的丝绵,这些都是商贾的功劳,朕准备到时废除商户的课税和徭役,以后再收商户赋税,只收银子。”
李天这招只收银子的税改,其实算不上多么开天辟地。
因为再过一百年,这套只收银子的税法,便会以“一条鞭法”的名义,在张居正的改革下推行全国,给奄奄一息的大明朝续上最后一百年国祚。
不过听在杨士奇几人耳中,这招税改已经足够标新立异,杨荣当即拱手起身道:
“敢问陛下,为何要废除课税和徭役,可有什么深意?”
“当然有。”李天抿嘴一笑,不置可否道:
“商户的课税杂物收了有什么用?不就是为了给百官发放俸禄,最多再给宫里用些。
在朕看来,收取实物税弊端太多,每年各地转运进京的课税杂物损耗,可是真的损耗了?
不还是被转运司层层扒皮,没有损耗也要创造损耗贪墨。若是收银子,各地转运司可敢跟朕说损耗两成?
至于百官俸禄,朕也一并说了吧。以后朕会慢慢废除俸禄,只留薪俸,给百官多发些银子。
想用什么自己买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