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秦德威“挑出几个年资最深的三品词臣作为备选”的建议, 是非常尊重传统的,别人也都无法反驳。
蔡昂也是哑口无言,他这个主持,当了跟没当一样,简直当了个寂寞。
其实最顶级的词臣就那么些人,大家心里都有数,做不了假, 很容易就挑出了三个公认年资最深的备选。
第一个备选是吏部右侍郎兼掌院翰林学士温仁和,弘治十五年进士。
第二个备选是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张潮,正德六年进士。
第三个是詹事府詹事张璧,正德六年进士, 同样是正三品,威望也很高。
如果不加挂侍郎之类官衔的话,正三品的詹事府詹事就是翰林坊局系统里,最高级别的词臣官职了。
这个时候,有了目标的众人纷纷开始议论起来,尤其是秦德威这个档次的中高级词臣发言更积极。
因为词臣系统越往上越是递进的,顶级词臣升为礼部尚书走了,那么中高级词臣就有希望替补为顶级词臣位置。
秦德威这时候反倒一言不发了,静静的听着众人的各种言论。
有支持温仁和的,分量最重的人就是两个学士蔡昂与江汝璧。
有支持张璧的,份量最重的人是詹事府少詹事孙承恩。
当然也有支持张潮的,但比前两人的支持者要略少一些。
虽然张潮资历很深,绝对是翰苑老前辈,但迅速崛起却是近三年的事情。
张老师自从五品急速冲到正三品,直接翻越过了很多人,当然也会引发一些人羡慕嫉妒恨的情绪。
而且张老师还有个好门生秦德威, 做人骄横霸道也就罢了, 升级速度也是超快, 同样也让很多人有小情绪, 连累到了张潮。
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支持张潮的人数, 比另两个要少一些,或者说明显处于劣势,形势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