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威应该不敢谎报事实,犯一个欺君之罪吧?
在场的大臣们有一个说一个,没有任何一个人,面对兵变时,有勇气单骑入营!
史书上可能有几个例子,但现实中从来就没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就算是书生意气之辈,也没有人会胆大到这个堪称莽撞地步!
这秦德威真的如此勇气绝伦、气吞山河,或者政治不正确的说法叫傻大胆?
但真要是傻大胆还能考上状元?在历代状元里,或许只有文天祥才能干出这种事!
在不可思议的气氛中,群臣继续听着太监念奏疏:
“臣抽取乱兵二十人审察,不适为营兵者,家贫不能自给者,各有半数。推及所有,大约如此。
辽阳、广宁二处兵变频频,实乃此二城为辽东根本之地,官衙众多,军户役重贫苦,怨气最大。
臣前番上书新法,如不便用于全辽,请先试行于广宁备御营,观其效果而后行。
乱兵中仍愿从军者,发给安家费。不适为营兵者放归原籍,令其纳银代役。如此抵销,朝廷所费不多便可平乱。”
大臣们又不是傻子,就感觉到,秦德威有点塞私货啊。
他奏请的这些安抚措施,与他提出的五年定辽方策里,有很多接近或者相同之处。
虽然招抚是大方针,但招抚到什么程度还是不确定的。
其实普通钦差都有一定临机专断的灵活授权,只要能代价不大的尽快把事平了,随便怎么办哪怕先斩后奏,朝廷都会满意并追认。
但文艺钦差秦德威没印信啊,只能磨磨蹭蹭的与朝廷念叨来念叨去了。
秦德威上的奏疏不只一件,还有另一件很醒目的《定辽长治久安人事疏》。
这奏疏也很生猛,直接提出近年辽东人口增长至百万,奏请巡抚与卫所之间大量增设分守道、分巡道、兵备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