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将军好凶猛 > 第二百四十五章 备战

第二百四十五章 备战(2 / 6)

巨。

当然了,一方面需要投入天量的资源,比如前期需要从大理国、吐蕃高地获得数以千计乃至上万匹的优良种马,需要建造育种场、马厩、官舍等大量的附属设施,最终需要专门编入上万名养马辎兵,另一方面可能需要数年乃至十数年持之以恒的经营,最终才有可能在颍南之间形成十数万匹规模的牧群,每年才有可能源源不断向军中提供上万匹的优良战马、三四万匹的驮马。

然而这项工作也是到了必须去实施的阶段了。

也许杀入关中、河北平原,对骑兵的依赖还不是那么严重,但倘若有朝一日,大越悍卒要收复云朔、燕蓟,想要将陇右、辽东、渤海、河西乃至西域、阴山南北广阔的草原,都重新纳入帝国的版图,不掌握一支十万人规模的精锐骑兵,是完不成这个目标的。

当然,徐怀也不会忘了京襄(楚山)崛起的根本,乃是超越当世、初成规模的工造体系。

自赤扈人悍然发动第二次淮南会战,徐怀主要精力都为战事所牵扯,或统兵作战,或想尽办法加强诸路州兵马的战斗力,其间还要应对原潜邸系的种种阴谋诡计,但这四年以来,京襄工造依旧保持强大的崛起惯性在发展着。

以云阳铁场为主的精铁冶炼,年产规模

突破两亿斤,煤炭开采更是高达十亿斤,京襄路主要城池民众都已经采用煤炭取替传统的木材、木炭取暖、炊煮,瓷器烧制突破一千万件。

荆襄地区的棉花种植扩大到两百万亩,大小织机两万余张。

绍隆七年京襄对外输出棉布超过五百万匹,总货值甚至超越铁料,成为京襄对外输出的第一大宗商货。

当世的织纺技术,织要远远快过纺,通常说来四五名熟练女工全力纺纱,所纺纱线都未必能满足一名女工的织布所需。

因此,在一匹棉布的生产过程当中,纺纱可能要占到七八成的人力成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