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不用,也可以存入公司的“信用社”吃利息。说来也怪,虽然是“乾泰集团”外派的劳务,他们却喜欢把工资存在“泗水安保”开设的“信用社”,这一点让宋骐和鲁广志很头疼。
“代币券”由“泗水安保”财务部统一印制,宋骐和鲁广志虽然不是金融专业出身,以他们浅薄的常识,也知道流通币并非想印多少就印多少,有个术语叫“货币贬值”,还有个术语叫“通货膨胀”,谁都不想手里的“代币券”成为一叠废纸。货币需要锚定物,比较常见的是黄金、白银、石油,不过这些东西不能吃不能穿,在末世毫无价值可言,荀冶选定的锚定物是粮食,“代币券”的锚定物是大米,最初100公斤大米价值100元“代币券”,这一比较虽然有小幅波动,到目前为止基本维持不变。
“乾泰集团”面临的问题是,“代币券”大量流入“泗水安保”的“信用社”,他们变得没钱可用,这样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鲁广志很可能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最终在某种意义上导致“破产”。邓守一也意识到这是双方独立结算造成的后果,临时的解决方案也很简单,“泗水安保”向“乾泰集团”无息放贷,确保集团正常运转,至于偿还的方式,可以日后再从长计议。
问题解决了,债多不愁虱多不痒,但宋骐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集团似乎成了“泗水安保”的子公司,束手缚脚,不得自主。张景和提醒他,集团目前的“劳务输出”很不正常,“泗水安保”行事很霸道,只给集团一笔人头费,然后跟“雇工”直接结算工资,主动权完全在别人手里。光靠“人头费”这点进账,杯水车薪,坐吃山空,集团迟早会破产,他们必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换句话说,要么能弄到“硬通货”,也就是粮食,要么从“泗水安保”那边挣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