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用兵之能算不得什么!我且先不攻他,等他来攻,候我败其先锋,我再乘胜追击,以乱其阵脚,这叫、这叫……”
李儒接腔说道:“明公,这叫后发制人。”
“本公正是此意。”
李傕的话声於入耳,姿态入目,李儒心中嘀咕,想道:“自得圣上欢心,被圣上拜为大司马后,将军日与往常不同,张口‘本公’,闭口‘乃公’。”觉得李傕很有点越来越自大的样子,又想道,“若以贲、育比赞将军与郭将军,最为合宜,却荀贞之以卧龙凤雏比之,是为何也?”卧龙、凤雏这两个词,怎么看,怎么是应该用来形容出众的士人才对,用以形容武将,很不适合,李儒隐约觉到,荀贞用这两个词来比喻李傕、郭汜,怕非是真心夸赞,而是讽刺之言。
——这些,他最多也就想想,自是不敢与李傕说。
战鼓在对面阵中击响,激昂的声音传来。
辨知,为进斗之音,是荀贞所部率先发起进攻,李儒忙将思绪收拢,定睛看去。
见从荀贞阵中出来一部兵士,千余人,皆是步卒,俱持盾,约二百披甲士居前,队中举着一面高大的将旗,上书着“中军校尉陈”五个大字。出了阵后,慢慢地向李傕阵压来。
“中军”,顾名思义,就算不是主将亲领之部,也是一支部队中较为精锐的部曲。
李傕亦遥遥观见了这面将旗,说道:“上来就把中军派出来了?”问李儒,“此将谁人?”
李儒在战前做过功课,对荀贞帐下称得上名号的将校,大多已知,恭敬地回答李傕,说道:“回明公,乃是陈褒。此人系荀贼的乡里人,荀贼做亭长时,其即荀贼属下,素得荀贼信重。”
李傕抚须沉吟,琢磨片刻,说道:“此必是诱我之计。”
李儒说道:“诱公之计?”
李傕也不给他做解释,传令给陈褒及其所部行向的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