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济亲自给段煨回书。
回书中写道:“我军伤亡虽多,然荀、孙仰攻,料彼军伤亡必更多矣。望将军鼓舞士气,务守新安不失。”为了给段煨守住新安的信心,又在回书后写道,“我已遣吏前赴长安,求援车骑与郭将军。弘农者,关中之门户也,车骑与郭将军之援,或指日可到。”
求援云云,此话不虚。
在段煨、杨定分往新安、宜阳守城前,张济他们三人就不约而同地都提出,只靠他们守弘农郡未免困难,应当向李傕、郭汜讨要援兵。至若李傕、郭汜内斗此节,三人也一致认为,值此关头,李傕、郭汜万万是不能再斗下去了,必须要尽快地罢兵言和,因是他们三人当时就已然定下,由张济出面去书李傕、郭汜,劝他两人言和,同时向他两人索要援兵。
张济在给段煨的回书中说的就是这件事,他已在办。
回书送走,次日下午,段煨的第三封军报送来。
在这封军报中,段煨写道:“荀、孙昨攻城整日后,今日复攻。与昨日同,自晨至暮,不作将息;矢如雨下。并於午后,吾亲见荀贞之将旗前移里许,逼近我城下,应是荀贞之亲自督战。今日荀、孙兵之攻势,烈於昨矣!兵卒伤亡八百余。”
张济还没想好该怎么给段煨回这道军报,第三日入夜时分,段煨的第四道军报紧急送至。
这封军报写道:“荀、孙部仍於今晨起攻城,战及将午时,吾闻攻南城之豫州兵,大呼‘孙郎’,声振屋瓦,遥观之,见一银甲将骁勇无前,料是孙伯符亲上阵矣。未时,南城墙破损两段。吾令吾从子率甲士往斗,死战,豫州兵方退。城现尚未陷。”
於军报之末,段煨又再一次地请求援兵。
只观军报,就可想象战况的激烈程度,张济便又遣兵千人,奔赴新安驰援。
随着这支援兵去的,是张济给段煨的第二封回书。
张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