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之最风流 > 140 公诚徐州领袖士

140 公诚徐州领袖士(7 / 13)

问题可能会成为问题,但绝不会成为大问题。”

正是适才发问的宣康。

荀贞问道:“为何?”

宣康侃侃而谈,说道:“先说青州,荀使君有理政之能,娴熟兵事,其在青州,礼贤下士,安抚百姓,招徕流民,剿灭贼寇,种种施策,士民为之歌,有荀使君在,青州必不致生乱。兖州与青州之西段接壤,退一步说,青州即便真的有事,幕府援兵朝发夕可至,亦不足为忧。

“再说扬州,迁治入兖后,幕府离扬州会稍远,故扬州刺史陈温病故后,二袁与朝廷争扬,各表刺史以图继之,复荆州而下袁术、刘表又起战端,倒的确是可能会出现问题,但也不打紧。九江荀公德高望重,治政之能臣也,现又有冠军等将相助於他,冠军诸将皆猛将也,且九江北邻我广陵郡,有事,广陵可先援之,那么只要能够稳住半个月,明公的后续援兵自然也就到了。明公援兵一到,还有什么麻烦不能解决!是扬州也不足为为大忧也。”

“冠军”,指的是冠军校尉刘邓。

——“二袁与朝廷争扬,各表刺史以图继之”,宣康这句话说的是,陈温病故后,朝廷拜刘繇为扬州刺史,而袁术欲图扬州,表了惠衢为扬州刺史,袁绍闻之,也表了袁遗为扬州刺史。

如上文所述,幕府治所一迁,现驻郯县等地的大部兵马就会也迁入兖州,这样一来,兖州等地的军事实力固然是得到了充实,然徐州不免就会出现兵力不如以前这种情况,而这种情况之下,确如荀贞提到的这两个担忧,有可能青州东部,也即与徐州接壤的、本就是青州境内之前黄巾最为肆虐的北海等郡,以及长江对岸现内不稳、外又有敌的扬州就会出现问题。

听完宣康的分析,荀贞颇是欣慰,颔首笑道:“你之此论,正与监军意同。”

宣康是荀贞一手带出来的,经过这么些年的锻炼,他现能有这个见识,荀贞很满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