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之最风流 > 137 徐晃数策不得用

137 徐晃数策不得用(2 / 12)

之同时,另一方面,幽州等地也会被纳入他们的势力范围。

以上是军事方面可能会实现的成果,换从政治方面讲,这三支兵马如能达成会师,也会出现一个大的,乃至可称是“质”的变化。

便是:青兖黄巾的骨干,固多是中平元年时参加黄巾起义的太平道旧信徒,但黑山军、白波黄巾却不同,这两支部队,尤其黑山军,骨干却是“山贼”,主要是其本地的豪强、流民。

“山贼”也者,意指为避苛捐杂税而逃入山中,聚众抗税的人。

黑山军不必多说,其之诸分支的人员组成,大多是此类性质。白波黄巾虽然名号中有“黄巾”二字,可实际上他们的队伍中,太平道的信徒只占了一部分,余下的大多即是“山贼”。这也是为什么黑山军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太行山区,白波黄巾的主要范围也在山区或其周边。

“太平道信众组成的黄巾军”和“山贼组成的黑山军、白波黄巾”,尽管都是反抗朝廷的,但细论之,两者间却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黄巾军有“致天平”的“政治理想”,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政治口号”,与士大夫、地主豪强阶层,乃是你死我活的对立,所以凡其过之处,州郡的士大夫、地主豪强往往十不存一。“山贼”组成的叛军则不然,他们中也有地主豪强的成分,他们造反,为的不一定是非要“换个人间”,底层的也许就是为了吃饱肚子,高层的或许是为了个人的野心权势,——当然,黄巾军亦非完全没有地主豪强的身影,只是占比不重。

而也正就是因了黄巾军、黑山军、白波黄巾之间存在着此个根本的“政治”上的差别,所以对待黄巾军,皇甫嵩、朱俊等无不极力镇压,下手狠辣,动辄虽降亦杀;对待黑山军、白波黄巾,汉室朝廷却肯分别以官职来授给张飞燕、杨奉等,以做羁縻,——任何事情都不是仅有单独一面,汉室授官与张飞燕、杨奉等,自也如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