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之最风流 > 135 曹孟德借兵破贼(中)

135 曹孟德借兵破贼(中)(4 / 9)

那武吏以为曹操是想等向导到后,再作进攻之谋划,也就不再多问,应了声是。

“向导”云云,其实这武吏就能作向导,但曹操所说的“向导”,并非是单纯的“向导”之意,实际上,他指的是“足以代表王邑”的“王邑心腹吏”此意。

这个武吏的名字,首先曹操没听说过,其次通过其言谈举止也能看出其人确如其职,只不过是个有武勇之人罢了,王邑所以会派他来迎曹操,想来只是用他先来探个路,和曹操接触一下而已。既然是这样,具体的进战计划,显然就不能与这个武吏说。故此,曹操打发这武吏回去,叫王邑派重量级的代表来。

这武吏或许不明白曹操的意思,王邑是明白的。

得了这武吏的回报,王邑亦不再拖拉,便立刻遣了两个心腹吏,令这武吏陪同带路,当天悄悄出了州府、郡治,日夜兼程北上,两天后,赶到了曹操营中。

时已入暮,曹操闻报,立刻召见。

这武吏和那两个王邑的心腹吏入到帐内,曹操打眼去瞧那两人。

认得其中一个,是王邑的从弟,早年在洛阳时,曹操与他相识。另一个不认识,问过姓名乃知,姓卫,名固,字仲坚,安邑县人,是王邑身边最得用的郡吏之一。

安邑卫氏,於后世虽不能与裴、柳、薛这三个河东望族相比,然於此际,也是河东的右姓之一,其族中之士不仅博学者多有,且很有几个擅长书法,名扬於外的。

曹操与王邑的从弟旧年相识,了解其人,知他不过是个中人之姿,并无智谋之才,而另外这个叫卫固的人,曹操在与王邑此前的书信中,数次曾见王邑提到他的姓名,对其人是大为夸赞。曹操心知,今日来的这两人,王邑从弟虽与王邑亲近,可真正能做主的,必是卫固。

如他所料,见礼罢了,卫固等分别落座。

陪着曹操叙过当年洛阳后,王邑的从弟就不怎么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