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引为党羽的东州士、东州兵在益州侵凌横暴,久为益州士民苦之,这就导致刘璋被赵韪等表举为益州刺史后,益州别驾刘阖、将校沈弥、娄发等起兵反对刘璋,却没打过赵韪,如荀彧所说,“反而兵败,走入荆州”。刘璋接任益州已成事实,朝廷也就只好同意了赵韪等的举荐,并为安抚刘璋,把他的官职提了一大格,干脆也不“刺史”了,和他父亲刘焉一样,亦以“益州牧”任之。
——此处须得多插一句,反对刘璋接掌益州的,多是益州本土人,但是表举刘璋接掌益州的众人里头,领衔的赵韪、王商两个,却也是益州本土人。
治中从事是州府大吏,州吏依照惯例,非本州人不可任之,王商自是益州人。赵韪也是益州人,他是巴西郡人,不过他追随刘焉的时间很早,他在刘焉入益前就投到刘焉手下了。刘焉被任命益州牧时,赵韪是太仓县的县令,因与刘焉故交,为能得到更好的前途发展,便於闻知后,他主动辞官投从刘焉。赵韪、王商和刘焉的关系都很密切,他俩肯举荐刘璋继任益州,不是为了代表益州本土士人的利益,而是为了他俩个人的利益。
却那刘表,早在刘焉在世的时候,就已与刘焉不对付。
初平二年,刘焉造作乘舆车具千乘,有称帝之意,刘表当时上书朝廷,称刘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云云,说的是子夏晚年在西河时,被西河人误认为是孔子,刘表的这句话是在指责刘焉图谋不轨。
先已不和,现刘阖等叛军又逃入荆州,刘璋当然不能不对刘表提高警惕,就用赵韪屯兵朐忍,既是戒备刘表趁机进犯,其中不排除,或许也有预备进攻荆州之图。
以上这些,即为“刘君郎虽死”、“刘阖、沈弥、娄发等兴起义兵”、“赵韪今屯朐忍”所指之意。则,东州士、东州兵又指的是什么?
东州兵,指的就是刘焉之前从三辅、南阳等入荆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