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鲁国大夫釐子,釐子病危的时候,对他的嗣子说“孔丘这个人,是圣人的后代,他的祖先在宋国灭败。他的先祖弗父何本来继位做宋国国君,却让位於他的弟弟厉公”等等。
这前半句,本来只是孔氏祖先的经历而已,可如果加上那后半句,将之放到“我大圣之后,而见灭於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这一整句中的话,那意思就全然变了,变成好像孔融是在暗示刘姓天子可以学他的先祖,像他的先祖让位於弟那样,禅让天下於别姓。
此事如真,便是不折不扣的大逆不道。
但老实说,荀成不信孔融会说这话,张文也不信。
可话又说回来,信也好、不信也好,只要有人证,这事儿就可以操作。
张文应诺之后,接着说道:“还有一件事。”
荀成说道:“何事?”
张文说道:“这件事下吏是从另一个郡吏处听来的,这郡吏言称,孔北海尝言‘父之於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尔。子之於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缻中,出则离矣’。……明公,较北海之性,此话像是真的,像是他可能会说的。”
“父之於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尔。子之於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缻中,出则离矣”,意思是说父亲对於儿子有什么可以亲近的呢?推究他的本意,实在是情欲冲动的产物罢了;孩子对母亲又算什么呢?就好比把东西放在罐中,拿出来就离开了。
孔融性子狂傲,自视甚高,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自大自负的人。
这一点从他居然敢逆击二十万众的黄巾军就可以看出。莫非连他自己根本无有用兵之能都不知,又他莫非连以区区一郡之兵,何以能抗二十万黄巾之众都不清楚么?
但他还是这么做了,原因只有一个,只能用目空一切,太过自大解释。
往轻了说,他缺少自知之明,往